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
发布时间:2018-04-25 18:07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 本报信阳讯不久前,古菱在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余为完工程队施工时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年前动物骨骼(如图),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大象立即赶赴现场勘察。曾生整“这次无意中发现的活信化石大象化石,在同类中是阳息较为完整的,复原后有望在息县向公众展示。”昨日,信阳市息县文物局局长孟凡拿着中科院的鉴定报告激动地告诉记者。数天前,该县送检的一份化石样本,被中科院专业机构鉴定为“更新世晚期淮河古菱齿象化石”。目前,息县文物部门正在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沟通,拟进行抢救性发掘便于科学研究。 孟凡介绍,2017年12月22日,一支施工队在地处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施工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动物骨骼裸露。这些零散骨骼散落在面积约9平方米的河滩上。 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勘察,并及时向信阳市文物部门报告。很快,一份标本被送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不久,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出具报告:息县河滩发现的动物骨骼为更新世晚期淮河古菱齿象化石。 据了解,古菱齿象一般被认为是现代非洲象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1万—20万年的晚期更新世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主要活动区域是在我国华北、华东等地区。 孟凡告诉记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经于上周前往化石发现地进行勘察。经过初步勘察,专家指出这批化石是已经发现的古菱齿象化石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此前发现的化石,多为古菱齿象的身体局部骨骼化石。孟凡介绍,古菱齿象化石在淮河息县段发现,说明几万年前息县气候温暖、湿润,有丰富的平原林地,适合大象的生存。此次化石的发现,对象类的演化与地理分布、气候环境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淮河流域气候、环境、生态、生物演化与绝灭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近信阳普降大雪,不适宜进行发掘。”孟凡说,待天气条件允许,专家将对化石进行抢救性发掘,并用于科学研究,条件允许的话,复原的化石有望向公众展示。(记者 何正权 李鑫 通讯员 姜烽烜 文图)万余年前大象曾生活在信阳 息县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余为完古菱齿象化石
[摘要]本报信阳讯不久前,在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胡庄组南900米淮河河漫滩,年前工程队施工时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大象动物骨骼(如图),息县文物部门接到情况报告后,曾生整立即赶赴现场勘察。活信化石“这次无意中发现的阳息大象化石,在同类中是县发现保较为完整的,复原后有望在息县向公众展示。存较齿象”昨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近期诈骗猖獗 厦门一天三大案,被骗90多万
- 国家医保局:“医保返利”诱导购药是骗局
- 这款全新配色 Air Jordan 12将在明年秋季登场
- 德克萨斯州:在挑战中创新
-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二)
- 泉州市新一轮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启动
- CPI為降息添信心,輝達大跌5%,科技巨頭為何大跌?|天下雜誌
- 黄色+蓝色预警!凉山这些县市需警惕
- 一生守一城可遇而不可求 良禽择木而栖才是王道
- 杨市街道:查清即澄正士气 激发干事新担当
- 今年泉州安排市重点项目820个 项目总投资12039亿元
- 3月拉开帷幕 今起一周气象条件有利春播
- 球星传记之邓肯:史上最强大前锋 五冠传奇生涯
- 杨市街道:查清即澄正士气 激发干事新担当
- 潜江召开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部署会暨市安全和应急委全会
- 汉阴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鹅蛋大”膀胱结石取石术 患者重获健康
- 馋嘴好伴侣!多旺烤翅根——两三块就能得到的吃货灵感!
- 从半年报看福建经济的形与势
- 沿江高速各段预计通车时间→
- “感动中国”2017人物评选 “天使爷爷”宋兆普票数暂列第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